今天我们要推荐的三部作品是加拿大本土女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39年11月18日出生于渥太华,。毕业于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多伦多大学,国际女权运动在文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Margaret is a Canadian writer best known for her prose fiction and for her feminist perspective.
1985年,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发表幻想小说《使女的故事》令她一举成名 ,获提名普罗米修斯奖和星云奖,以及英国文坛最高荣誉布克奖,成为20世纪最经典的幻想小说之一 .
The Handmaid’s Tale, acclaimed dystopian novel by Canadian author Margaret Atwood, published in 1985. The book, set in New England in the near future, posits a Christian fundamentalist theocratic regime in the former United States that arose as a response to a fertility crisis.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于1985年出版的备受赞誉的反乌托邦小说。该书定于不久的将来在新英格兰成立,它提出了前美国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神权制度,是对生育危机的回应。
《盲刺客》( The Blind Assassin)获2000年布克奖
在《盲刺客》中,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将哥特式的悬念(gothic suspense),浪漫(romance)和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 )编织成一个完全令人着迷的叙事。小说以1945年一位名叫劳拉·蔡斯(Laura Chase)的年轻女子的神秘死亡(可能自杀)开始。数十年后,劳拉的姐姐艾里斯(Iris)讲述了她对童年的记忆,以及那段富有而古怪的家庭历史的戏剧性死亡。与艾里斯(Iris)的叙述交织在一起的是那本使劳拉(Laura)出名的丑闻小说的章节,其中两个私下的恋人通过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旋转一个盲目杀手的故事而彼此逗乐。这些故事层次丰富,层次分明的故事(richly layered stories-within-stories) 逐渐阐明了长期以来困扰着大通家族的秘密,它们以辉煌而令人惊讶的最终转折点汇合在一起。
《羚羊与秧鸡》 (Oryx and Crake )
未来某个时候,世界被一些彼此竞争的高科技生物公司所控制,它们开发各种免疫和抗病毒药物,在动物身上进行基因嫁接试验以培育供人类移植用的器官,甚至蓄意研制病毒然后再提供药品以牟取暴利。在网络色情和网络游戏中长大的“秧鸡”是一个危险的天才,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大公司主持一个研制长生不老药物的项目,也许是出于对人类堕落的绝望,“秧鸡”在药物中暗藏了一种摆脱了所有人类痼疾的草食性新人。当“秧鸡”所设计的病毒大爆发如期而至后,人类在骚乱中走向毁灭,只留下“秧鸡”儿时的朋友“雪人”在世界的废墟上孤独地生活着。作为“秧歌”设计的新人类的“牧羊人”,“雪人”只能靠在垃圾堆中寻找衣食生存,还要小心防备器官猪、狼犬兽之类人造动物的攻击。但最让他不安的还是如何去应对那群天真懵懂的“秧鸡人”:好奇心是否会驱使他们重演人类的历史呢?
反乌托邦,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已非第一人,早在1932年,赫胥黎(Aldous Huxley)就已经写下了《美妙的新世界》(Brave New World),而21世纪的世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迅猛发展,世界经济的显著增长,在潜藏的奥威尔(George Orwell)在《1984》中预言的集权统治的阴影之下,更为显性地应验了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一个娱乐至死的“美妙新世界”。
阿特伍德并非创意满满的反乌托邦的开创者,在这个人类科学技术光芒四射的时代,人类的智慧代替上帝的仁慈被歌颂,大多数的人都只是茫然享受这科研成果,安逸地享受乌托邦式的生活,从不质疑,也没有怀旧的必要,因为“明天会更好”。这一构想如果在赫胥黎的时代,还是个预言的话,阿特伍德在2003年写就这部书,未免有些太过现实主义,或许有“现实讽喻”的意味在里面?
阳光英语10-12年级的英语小班课正在招生中!
老师每期都会介绍不同的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经典英文原著的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加词汇量,提高写作能力。
具体时间和费用请联系我们微信或电话查询!